很多中国人都喜欢文天祥,说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,更喜欢他的《过零丁洋》这首诗歌。
那么,零丁洋在哪呢?为啥如今默默无闻?
文天祥
我们想读读文天祥的这首《过零丁洋》: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!
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最为有名,很多人会信手捏来,张口就能说出去。读这首诗就要看看文天祥写这首诗歌的背景,当时南宋王朝摇摇欲坠,大臣张世杰拥立只有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,被蒙古人追到了中国的最南方崖山一带。
当时,文天祥是丞相,屡次遭受兵败之后,在广州海丰县以北的五岭坡被俘虏。蒙古一直想招降文天祥,但是文天祥誓死不从。后来,蒙古统将将问天下押解至崖山,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、陆秀夫等人,文天祥不从,出示此诗以明志。
零丁洋就是蒙古兵押解文天祥到崖山之间经过的一段海域。在这片海域中,文天祥写诗明志,向蒙古人表明了立场,奉为经典,流传至今。
那么零丁洋在哪呢?
零丁洋
零丁洋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外,为一喇叭形河口湾,北起虎门,口宽约4公里,南达香港、澳门,宽约65公里,水域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。
听到这段叙述,很多去过澳门的朋友就会知道了,身旁的那片水域,原来是文天祥当年写诗的地点。没错,就是那。
根据资料记载, 鸦片战争前,零丁洋和零丁岛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鸦片贩子用趸船和快艇强占,成为对我国进行鸦片走私的跳板。在这片海域的南沙段建有世界上第二大妈祖神庙。
那么,为啥零丁洋没有以前有名,变得默默无闻了呢?其实,不是没名了,而是被其他掩盖了!
零丁洋
零丁洋还有一个小名,叫做珠江口。这些年,随着珠江口的开发,越来越多的人提珠江,相对于零丁洋来说,珠江口更容易让人记住。
此外,还有一个原因,零丁洋上有两座桥,一个比一个有名,第一座桥是虎门大桥,直通东莞虎门和广州南沙。第二座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。
所以,人们经常以虎门大桥、港珠澳大桥、珠江口代指这里,所以零丁洋这个名字逐渐变得默默无闻 。